close

近乎是佛教徒

 

作者:宗薩蔣揚欽哲諾布

 

:姚仁喜

 

 

如果一個人接受下列四項真理,他就是佛教徒

 

一切和合事物皆無常(諸行無常)

一切情緒皆苦(諸漏皆苦)

一切事物皆無自性(諸法無我)

涅槃超越概念(涅槃寂靜)

這四句佛陀宣說的話,稱為「四法印」。「印」在此處意指確定真實性之印記。(p22)

 

 

但什麼令你不是佛教徒呢?

 

如果你認為,並非一切和合或造作的事物都是無常,你認為有某些基本的元素或概念是恆常的,那麼你就不是佛教徒。

 

如果你不能接受一切情緒都是痛苦的,如果你相信實在有某些情緒是純然愉悅的,那麼你就不是佛教徒。

 

如果你不能接受一切現象都是如幻而性空的,如果你相信有某些事物確實本具自性而存在,那麼你就不是佛教徒。

 

如果你認為證悟存在於時間、空間及能力的場域之內,那麼你就不是佛教徒。

(p23)

 

當然你不需要隨時隨地、不停地專注於這四項真理。但它們應該常存於你的心中。就好像你不需要隨處都憶起自己的姓名,但當有人問起來,你馬上就記起,完全不會猶疑。任何接受這四法印的人,即使沒有接受過佛陀的教法,甚至從未聽聞釋迦牟尼佛的名字,也可以與佛同道。(p24)

 

悉達多太子以吉祥草為墊,坐在一棵菩提樹下,探索人類的本性。經過長時間的思惟,他終於了悟到一切萬有,包括我們的血肉,我們的所有情緒和我們所有的覺受,都是由兩個以上的元素組合而成。當兩種或多種元素和合在一起,新的現象就會產生:釘子和木頭產生了桌子;水和葉子產生了茶;而恐懼、虔誠和救世主,就產生了神。這些最終的產物,並沒有獨立於其各別元素的存在。相信他真實獨立的存在,是最大的騙局。而在和合的同時,各個元素也起了變化。只因接觸和合,它們的性質也隨之改變。(p39)

 

 

 

第一章:造作與無常

 

如果沒有盲目的期待,就不會有失望。如果能了解一切都是無常,就不會攀緣執著;如果不攀緣執著,就不會患的患失,也才能真正完完全全地活著。(p40)

 

對悉達多來說,生指的是一切萬有,不僅僅是花朵、磨菇、人類,而是一切生成和和合的事物。而死亡指的是任何的解體或是解構。(p44)

 

渴望「從此快樂地生活」,只不過是冀求恆常的偽裝。造作這些亙古之愛、恆久快樂以及救贖之類的概念,只會得到更多無常的明證。我們的意圖()與結果()是相互矛盾的。我們所求的是歷久不衰,但所作所為的卻正好引導我們走向衰毀。佛陀教導我們,至少我們心中要保持著無常的概念,不要故意去隱藏它。我們藉著不斷地覺察和合的現象,便會了知因緣相依。認識因緣相依,我們就會認識無常(p45~46)

 

對無常的體認是個關鍵,讓我們不在害怕身陷某個情境、習氣或模式,而永遠無法逃脫。(p54)

 

無常是可以通往啟發與希望、光榮與成功的大門。….我們能認清因緣的不穩定,就會了解自己有力量轉化障礙,並且完成不可能的任務。(p57)

 

第二章:情緒和痛苦

 

 

悉達多獲得了解脫而成佛。他終於發現了從根源止息痛苦的道路,不只為他自己,也為了所有的人。(p65)

 

以開放的心靈來探索痛苦,透過勤奮不懈的沉思,悉達多發現,追本朔源,導致痛苦的還是人的情緒。….覺知…...如果你認真地想要根除痛苦,你必須培養覺知,留心你的情緒,並且學習如何避免被鼓動起來。(p73)

 

無明的根源---執著於自我。這個無明直接導致痛苦和傷害(p79)

 

當我們被欲望之箭擊中的時候,一切常識、沉著和清明都不見蹤影,而墮落和不道德就緩緩滲入。中了毒的人會為了得到想要的東西,無所不用其極。(p83)

 

培養對情緒的察覺。如果情緒正在生起的時候,你能夠有所覺察,既使只是一點點,就能夠限制它們的活動;….如果你自己知道自己正站在懸崖邊緣.---你就會了解在面前的危險。你仍可以繼續前行;帶著覺知在懸崖上行走不再那麼恐怖,事實上,它反而是非常刺激的。不知才是恐懼的真正來源。(p90~91)

 

 

第三章一切是空

藉由了解空性, 你可以繼續欣賞一切看似存在的事物,卻不會把這些幻相當做真實而產生執著,不會有孩童追逐彩虹時一再的失望。你看穿這些幻相,因而提醒自己從一開始這就是自我創造出來的…….了解和合現象以及了解空性,能在親情的關係當中容下一些空間。當你開始了解塑造了你雙親的各種經驗、壓力及情況,你對他們的期待會改變,失望也會減少。..….了解空性並非表示你變的漠不關心;事實上,相反的,你生起了一種責任感和慈悲心。如果傑克在那兒吼叫、失態,叫罵每一個人不要將蛇放在屋子,而你知道這是來自他的迷惑,就會對他產生同情心。….你不會盲目地相信所有的希望和期待會實現,你也就不會被結果所束縛。

(p123~125)

 

第四章涅槃超越概念

 

悉達多的目標並不是要快樂。他的道路並非終究引導到快樂。相反的,它是一條直接的道路,通達痛苦的解脫、妄念和迷惑的解脫。因此涅槃既非快樂也非不快樂..

---他超越了一切二元的概念。涅槃是寂靜。P135

 

雖然快樂被認為只是一個概念,佛教典籍仍然使用諸如「大樂」等字眼來描述證悟

。涅槃確實可以被認為是一種喜樂的境界,因為沒有迷惑、沒有無明、沒有快樂也沒有不快樂,這就是大樂。悉達多對他的追隨者強調,如果他們真正地想從輪迴中解脫的話,在此生或來生追尋祥和與快樂是完全無用的。P136

..

經由解構自我,痛苦可以從根斷除,因為如果沒有自我,就沒有痛苦 (p150)

 

如果能不被讚譽所收買,不被批評所打擊,我們就會有無比的力量…..我們終將能把「我一點都不在乎」付諸修行。(p153)

 

在世俗世界中,對證悟最接近的比喻就是自由;事實上,在個人生活中和社會上,自由的概念是我們的原動力。…..我們並不真正想要他。如果被賜予完全的自由,我們可能會不知如何是好。我們沒有勇氣和能力來善用真正的自由,因為我們無法免於自己的傲慢、貪婪、期待與恐懼。(p154)

 

 

佛經中鼓勵的第一種行為,就是修持布施。首先你以不昂貴的東西,諸如水、花等開始,引入布施的習慣,然後漸漸進展到(意念上)供養我們的家庭、住宅,甚至整個宇宙。這種布施可能看起來非常宗教化或儀式化,但它的要義是消除我們對恒常的概念。(p167)

 

如果你忽略這四個真諦,但由於對這個傳統的愛而堅稱你是佛教徒。那麼這就是表象的虔敬心。佛教的大師們相信,不論你如何自己貼標籤,除非你對這些真諦有信心,否則還是會繼續活在一個幻相的世界中,卻相信它是堅固而真實的。雖然這種信念能提供短暫的無明之喜樂,但是它終究還是會帶來某種形式的焦慮。然後你就得花上所有的時間試圖解決問題,去除焦慮。你需要不斷地解決問題,好像染上毒癮一般。

試問,你曾經解決過多少問題,然後看著其他的問題又生起?如果你樂於這種循環,那麼就沒什麼好抱怨的。但是當你了解到問題永遠不會有結束的一天,那麼,探尋內在真諦的開始就到來了。儘管佛教不能解決世界上所有暫時的問題和社會的不公正,然而如果你正好開始探尋,而你正好和悉達多有緣,那麼你可能會接受這四種真諦。果真如此,那麼你就該考慮認真地追隨他。(p171)

  

如果我們能在經驗上,而不只是智識上了解這四種見地,就能開始化解我們對如幻事物的執著。這種解脫,就是我們所稱的智慧,而佛教徒尊崇智慧勝於一切。智慧超越道德、慈愛、常識、容忍以及素食主義,它並非人們需要向外尋求的神化靈性。我們要生起智慧,首先要聽聞四見地的教法,而且不只是接受它表面的意思,更要分析並思索。如果你確信這條道路能替你清除某些迷惑,帶來某些解脫,那麼你就可以確實將智慧付諸實踐。(p175) 

 

一旦在智識層面接受了見地,你就可以應用任何能夠加深了解和領悟的方法。換句話說,你可以用任何技巧或修行來幫助你,將認為事物是堅實的習慣,轉化為視它們為和合、相互依存並且無常的習慣。這才是真正的佛教禪定和修行,而不只是筆直地坐在那兒像個紙鎮而已。(p176)

 

悉達多教法的目的,不是去說人們想聽的話。他之所以教法,是由於有強大的動力,希望眾生能解脫他們對真理的謬見和無盡的誤解。然而,為了要有效地解釋這些真諦,悉達多根據不同聽眾的需要,用了不同的方式和方法來教導。這些不同的教法現在被標示為佛教不同的「宗派」。但所有的宗派的基本見地都是一樣的。(p180)

 

 

只要你接受並修持這四種真諦,你就是一位「佛教修行者」。你可能為了自娛或頭腦體操,而讀過這四種真諦,但若你不修持的話,就好像病人閱讀藥罐上的標籤卻不服用一樣。另一方面,如果你修行,也沒有必要到處標榜你是佛教徒。(P183)

 

任何受制於相互依存者就沒有自主性,它不能完全自我控制,而這種依賴性就製造了不確定性,而這也就是佛教徒定義痛苦主要的元素之一P187

 

如果我們稍為了解,某些熟悉的觀念、感覺和事物只是如夢幻般存在的話。就會發展出更幽默的態度。在生活中體認幽默,能避免痛苦。我們仍會經歷情緒,但它們不再能戲弄我們,蒙蔽我們。我們仍能墮入情網,但沒有被拒絕的恐懼。我們會使用自己最好的香水和面霜, 而不會留到特別的場合再用。如此,每一天都會是特別的一天。(p157)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等 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